大米生油子怎么办

美国资讯 2022-12-19 17:33www.facebook-novi.com美国总统

作者:二战靓妞(未经允许,禁止复制全文私自搬运!)

二等兵川古来中国已经有三年了,自从侵华以来他就跟随日军来到中国,他所在的部队目前驻扎在山东济南。每天他结束了一天的例行巡逻后,一回到兵营便会点上一根烟,然后喝口水壶里的茶。

在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后,川古就去到食堂领一份自己的晚餐:米饭团2个,味增汤一碗,煮鸡蛋2个,另外还有鱼干和梅子干。吃完这顿丰盛的晚餐后,川古享又去军营附近的小卖部买2包香烟抽。

而这种小卖店一般都是日本侨民开的,里面什么生活用品都有,食物也很丰富:汽水、清酒、羊羹、罐头、香烟、红茶、绿茶等。很多日军士兵只要身上一有点闲钱,就会到这种小卖店去买上清酒,回到兵营宿舍后慢慢地“咪西咪西”。

这是一段关于当年侵华日军士兵非战时生活的描写,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:侵华日军官兵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不错的,至少后勤没有传说中的那么“糟糕”!不过必须着重提一下,这是战争初期的日军生活。

其实战争越往后打,日军后勤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了!毕竟,近代

日本军队从战国时代开始,他们其实是没有独立后勤保障部队的,是属于典型“走到哪抢到哪”的军队。

近代日军的后勤并不发达,但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士兵的日常生活却很不错!

明治维新后,日本虽然建立起了一支“准现代化”军队,可是日军的后勤保障依然没有得到什么大的发展,甚至依然一直停留在战国时代的运输后勤水平。

由于后勤这一块在日军传统上不太受重视,所以当时日本军校最冷门的专业就是这个“后勤”。当时在日军中从事“后勤”工作的日本军人,他们也被同僚认为是“最没前途,最让人瞧不起”的一帮倒霉家伙。

正因为如此,也就造成了日军前线部队后来经常会“断了补给”,特别是日本陆军!

据战后资料显示:

当时日本陆军部队在外征战时,他们不管行军有多远,每名日军士兵分配到的行军口粮只能维持5天。

如果食物吃完了却还没有到达预定地点,日军士兵就只能“自行解决”了!有树林的地方可以拿枪去打打猎,有河的地方去捕鱼。如果连这些条件都没有,那么不好意思,他们就只能饿着肚子继续行军了。

而文章开头描写的日军士兵的“奢侈”生活,其实也是真实的。毕竟当年侵华日军的后勤情况,比远征的日本陆军部队都要强得多。在

日军侵华初期,

日本国内当时把军需作为首要劳动目标,尽可能地保障前线日军部队“好吃好喝”。

为了改善士兵的伙食,日本政府甚至不惜高价,从美国订购了大量牛肉罐头配发给前线部队。日军占领了东三省以后,更是加紧了对当地资源的掠夺,包括农作物!而且还抢夺了大量的猪肉,牛肉鸡蛋等食物。

要知道当时的东北人一般是吃不上大米的,日本人才爱吃那种“大米团子”。

因此,战争初期侵华日军部队的饮食普遍较好,他们可谓是“顿顿有大米,有肉吃,有酒喝”。

而且除了基本生活保障之外,日军各支部队在中队以上还设有“酒保”,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种“随军小卖部”。这些小卖部的物价甚至要比市场上的更便宜,而且烟、酒、糖等物品长期都有供应,日军士兵只要有闲钱就会去购买。

后勤一直都是日军的“软肋”,侵华日军士兵特别爱“抢鸡”!

不过

日军虽然横行一时,但是仅凭借一个岛屿的实力,长年和中国,美国,英国等大国打持久战,其难度可想而知。所以

随着战争的进行,日军的海外军队规模也越来越大,他们的后勤问题也就逐渐放大了!

和侵华日军相比,那些远征的日军部队普遍遇到了“生活困境”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几乎所有外派岛屿上的日军,在战争中都面临过“饥荒”这一问题。有些在岛上作战的日军部队,他们不得不放下枪,拿起锄头种粮食自行解决后勤问题。

“英帕尔战役”中,当时日军指挥官“

牟田口廉也

”为了提高行军速度,决心仿效当年的蒙古骑兵赶着一群牛羊行军。在行军中这些动物不仅可以用来驼运物资,也可以作为行军食物来源。

但是战斗一打响,这些牛羊却全部吓得四散奔逃,日军士兵拉都拉不住。就这样,失去了唯一食物来源的这支日本远征军,在“饥饿”的攻击下仓皇溃退,伤亡惨重!后勤成了压垮这支精锐日军的最后“一根稻草”。

所以当年的日军部队其实很惧怕“远征”,而侵华日军之所以能在一段时期内“大鱼大肉”,是因为他们至少还有驻地,如果缺什么东西可以“抢”中国老百姓的。

例如我们在抗战剧中,会注意到当年的侵华日军特别爱抢老乡家里的鸡!

每次大扫荡鬼子都是“见啥抢啥”,但抢鸡是其“最爱

”!

而且这个现象不是日军对根据地实施“三光政策”后才有的,而是一直贯穿整个抗日战争的始终。

随着战争的进行,侵华日军生活也变得艰难起来!甚至出现“贪污份子”。

尽管侵华日军一开始就在占领区推行“以战养战”政策,对中国进行无情的经济掠夺。但是由于敌后抗日武装的“奋起反击”,到了战争中后期,日军掠夺的资源已经远远弥补不了战场上的巨大消耗了。

大约从1940年开始,在中国战场的日军后勤也已经“捉襟见肘”了,于是日军高层便赤裸裸地下令“就地解决军粮”·!而且不仅要求侵华日军作战部队“就地解决”,还要侵华日军向日本本土输送大量粮食。

由于日用品供应越来越艰难,侵华日军后来只得把那些“酒保”取消掉。到1944年时,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局部反攻,日军实际控制区域也在不断缩小,交通运输线受袭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。

这也导致日军占领区的供应品售价像断了线的风筝般扶摇直上!其中,日军占领区的面包价格较1943年上涨了3倍多,纸烟的价格上涨了10多倍,白糖价格更是上涨了100多倍。

根据日军战史资料及幸存士兵战后回忆:

侵华战争初期,日军官兵的主食中大米占70%,后来递减到50%。曾经生活奢侈的侵华日军,日子也开始变得不好过了!

战争前期他们还可以抽着烟,喝着小酒,可能还笑得出来,但越往后就越笑不出来了!

至于肉类食品,除了抢当地中国老百姓的羊牛鸡外,“一个月不见荤”都是常事。

于是,战争后期他们只能更加疯狂地去抢中国老百姓的东西了,当时日军部队将这一行为称为“就地征发”,实际上就是“抢劫”。

更让日军高层头疼不已的是,后勤的糟糕也催生出了一批日军“贪污腐化分子”。说白了就是日本军官自己吃香喝辣,而士兵们则饥肠辘辘!

饥肠辘辘的日军战俘

有一些日军长官们经常搞一搞“会餐”,也就是他们‘私下做菜’。而会餐的费用一般都是士兵的伙食费,这样日军士兵的伙食情况就更坏了。一名二战日军老兵曾经回忆到:

“当时部队在生活方面,都是按规定每人每顿约半斤粮食,煮成饭只有一大碗,平常就不太够吃。如果遇到长官们舞弊,他们甚至会把粮食私自卖给日本侨民,那么我们就更加遭殃了!”

日军中的老兵“油子”遇到这种情况可能还有点办法,搞一点“残羹剩饭”解决掉自己的口粮问题,而那些新征召的日军新兵们则被饿得够呛。

战争末期为了“生存”,很多日军官兵做起了“生意”!

在后勤越来越糟糕的情况下,侵华日军中后来涌现出了不少“手艺人”,他们为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,会瞒着上级做点小买卖,修农具,甚至还会出租军马换取一些粮食,有些人的“生意”做得可谓是风生水起。

例如1944年冬天,河北邢台一带的日军士兵为了筹集过冬的柴火和粮食,他们甚至不惜“通敌”(因为抢不到了,抗日武装的实力已经强大了)。他们拿出一部分枪械和弹药,和当地的自卫团、青年抗日先锋队做起了“秘密交易”。

《地下交通站》剧照

所以,我们看《地下交通站》中的日本大阪师团官兵,他们居然用大炮去做小买卖,其实这也不是完全编造出来的。毕竟,战争后期的侵华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,

强抢不成,那就巧取

曾经不可一世、四处劫掠的侵华日军,最后竟混成了这

“凄凉的光景”。

最根本的原因,就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,无论是在军事,还是在经济方面,都和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、艰苦卓绝的斗争!

图源网络,侵删!

Copyright © 2016-2025 Facebook-novi.com 美国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

美国留学|美国总统|美国电影|美国网|美国大学排名|美国大选|美国签证|美国首都|美国股市|美国人口